实名认证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艺术资讯 正文内容
高古醇酣 浑穆沉实——千唐志斋书法沙龙青年书家品评系列之陈花容
2010-04-21    浏览(1366)    作者:文佩之    

27岁的陈花容摘得第三届兰亭状元的桂冠,确实让书坛多少有点震惊,也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,当然包括他自己。或许正应了那句“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”的老话。“洞房花烛,金榜题名”同时到来,对这位年轻的书法家来说,成了可遇不可求的天作之合,也为书坛留下了一段令人艳羡的佳话。

一些同道对他兰亭折桂的微词,也在情理之中,因为之前的默默无闻,也因为年轻。然而,能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,自然有其过人之处。

当代“二王”一脉帖学的兴盛已是不争的事实,当大多数书家在“二王”韵致里孜孜以求的时候,陈花容却在关注“二王”的同时直溯而上,在那高古醇厚的《平复帖》里独辟蹊径。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章草作品大致有两类,一类是以《平复帖》、隋人《出师颂》、《楼兰魏晋简》为代表的古朴厚重型,另一类是以索靖《月仪帖》、元赵孟頫、赵雍、张奎,明宋克等人为代表的清秀流丽型。陈花容的取法无疑是前者。审视陈花容的作品,一股淳酣的气息、高古的格调扑面而来,看似老练泼辣的线条却能在起、行、转、收上都交代的十分清楚,浑穆沉实,用笔到位而有味道,正如明人费经虞说的那个“长老相传,历代宝之”的“微妙精深之秘诀”:“一起便一落,一露便一藏,一到便一转,一过便一舍”,野犷、质朴的韵致并没有因为用笔的讲究显得雕琢,反而因为用笔的精致使得韵致更加悠长。在结体上,和历史及现当代习章草者不同,他把传统章草的结体变得更加抑扬多变、摇曳多姿,正侧共用、开合有度。在章法上,花容多采取手札的形式,进行多块拼接,和常见的“长篇大论”颇为不同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视觉的审美效应,再加上篇首的小字批注、不同颜色的题签以及印章的点缀,使得整幅作品显得活跃而不失庄重,颇具看点。

受当下“二王”帖学兴盛的影响,陈花容的学书之路也是从“二王”一路的草书入手的,对二王手札、书谱,特别是《小园帖》有过较长时间的临写,故而对魏晋风度有着敏锐的感应和接受,所以,他的章草作品,能在不经意之间透露出“二王”的一些笔法和韵致。在传统章草作品中,章法多为密密实实,许多字堆在一起,行距密,字距也密,密密麻麻,扑面而来,使欣赏者的审美感受在瞬间达到了饱和,而没有喘息机会,而陈花容的作品却不同,他的作品多了一份灵动,多了一份机敏。章草和“二王”草书天衣无缝的结合无疑是有原创性的。他把传统章草中字的堆砌累积,变成了“字组”,通过线条的连带,虚实的对比,甚至用长线的调节,来增加作品的看相,这在以前的章草作品中是不常看到的。在墨法上,涨墨、飞白、枯笔的运用,使观者在视觉上产生了停留,故没有疲劳之感,也就会引导读者去琢磨、思索,去耐心的阅读。金人周德认为:“以巧为巧,其巧不足;巧拙并济,则使人不厌。”陈花容的作品就有“以巧生拙,巧拙相济”的感觉,故使人不厌。

追寻高古、醇酣、朴实的风格母体作为审美理想始终贯穿在陈花容的创作中,他将自身的生命感性意识注入到笔端,正因为这原始的创作冲动,使得他的作品表现出一种心手合一的沉着痛快,内心的想法被完全释放出来了,元人顾瑛认为“一为物所役,便失雅正之音”,陈的作品大都显示出书写时心态的放松和无拘无束,所以,要表现的醇厚、沧桑、高古便像泉注一般,一泻而出,毫无做作扭捏之态。

作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书家,风格的构建至关重要,陈花容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,他已经在有意无意之间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风格。在他的作品里,虽然写出了自己生命意识的内在审美需求,但毕竟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。审视陈花容的作品,虽然和今草的结合逐渐形成自己的面目,具有了陌生化的审美效应,并且具有了原创性的高度,但从书史的角度来看,毕竟缺少一定的完善性。章草作为隶书和今草之间的过渡书体,更多地保留了隶书的博大雄拙气象。为他所本的《平复帖》里那股独有的高古醇厚之气虽然在陈花容的作品里也能看到,但毕竟还有点单薄,不够老辣,线条多了一些飘逸,少了一些厚重,少了那种如铁铸般的质感。在用笔上也缺乏一定的丰富性。

于章草之外,陈花容的二王一路的小草也颇有可观处,写得流畅、率性,颇具灵性,但如果仔细分析,还是同章草作品有一定的距离,不如章草耐看。

陈花容也偶尔写隶书,但更多的是表现自己的性情,所以多了一分写意,多了一分率性,但却失之于法度。除此之外,他的小楷倒是写得精致典雅,丰腴圆润,有几分晋味,和章草的醇朴厚重形成对比,别有一番情趣。

花容还很年轻,无论是阅历、学养、积累都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加强。因为书法不仅仅是一门技艺,还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。当然,作为局外人,只能旁观,以上赘言,对于书家本人而言只不过是众语喧哗中的一种声音而已,重要的是,书家自己人在路上。

年轻就是资本,年轻就是动力。愿花容在书法这条道路上,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!!

标签:书法,兰亭

^_^ 人喜欢

关注TA

给TA留言

扫描二维码进入
手机官方网站